今天又是坦白的一天,没有选择电话的方式和老妈说我的事,而是微信长文字。

我担心电话说很容易吵起来,被言语一刺激,情绪上头就要说听上去抱怨,实际挺伤人的话。

即便有时候部分是事实,也不要直白的说破。毕竟人本质是自私的,爱是反人性的,尤其的稀有与可贵。抱怨不满只会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,对方会想你原来是这样想我的,然后她会往那个方向不断进行心里暗示,逐渐真的成为你不想接受的模样。

相对的做一些正向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更好,不断的重复她是担心我的,她知道我的性格,她是理解我的,我们的目标都是希望生活的更好等等。

其实我也不确定这是否有用,有些忐忑,还在等她的回复。只能说尽可能的真诚,把实际情况描述清楚,多聊几次,保持尊重与耐心,让时间慢慢治愈。


他什么都好,就是遇到这些非常规的事情,处理能力和承担能力,我不是很认同。但我理解,人都是成长性的,他很多地方比我做的好,我也有许多地方做的不行。

针对不同的情况,让相对擅长的人去处理,确定共同目标是把事情处理好,这和性别身份无关。

我父母的情绪和决定,很大程度是受我的态度的影响,因此要达成一致,我需要做的事情更多,我的理解能力和协调能力起很大作用。

这么一想,我确实得加把油。没有尽力就退缩,怪命运如此缘分不到啥的都是站不住脚的。

无论是婚姻还是友谊,完美的状态应该是动态的,在长长的时间线里,而不是在既定的某个时刻,必须达到的。还得尽人事啊。


给老妈送的花快递在路上了(非节假日网上产地买的花性价比更好),希望花能让她心情好点。以前我不懂送人东西这套,觉得没必要,通过学车这件事,发现偶尔送对方需要的合心意的物品,起码能让对方心情愉悦,更利于事情发展。

对花我的感触不大,但花让人接近自然,且从视觉上给人好的氛围,有放松舒缓神经的作用,除非花粉过敏,还有长辈怕浪费钱,选择划算又好看的花,常送些,还是没错的。当然还得搭配相对好听的话,不能对方埋冤两句就顶嘴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忽略她们说的话,夸一夸她们,表达你对她们的重视与关爱,就OK了。


刚在摄像头里看到我爸搂着我妈,以前在家里没见到过,挺好,特地截了个屏,留作纪念。

悄悄开了摄像头的声音,听我妈说话,她心情挺好的,我就放心了。这样,在以后面对矛盾和冲突时我也有了很多信心。

首先我可以稳住情绪,理解现状,找到他人真正在意和考虑的点,多给积极的心理暗示,语言上站在对方的角度,表达她是理解和认同我的,我也是信任且关心她的,我们有共同的目标。处理问题的方式需要多制定几个,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边界,在交涉的时候可进可退,也做好最坏结果的心理预设,总之保持平和的情绪,利己利她。

大家都是人品端正的,一切的矛盾源于对事物认知的不同,彼此相处时间不多或磨合不够,也可能是契机不对。可以暂停深入,只是远远观望,慢慢了解,我想还是那句,让时间慢慢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