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待家人朋友,先共情在共事
对待工作,以及一起工作的小伙伴,先共事再共情,优先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对待家人朋友,先共情在共事,优先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安抚对方的情绪。
这是最近想通的事,并和我宝说明了这个诉求。
我和他说,当我与朋友发生矛盾,和他倾诉,并不是要他站在法官的角度,去审判整个事情到底谁先做错、谁要负更多责任。
如果我是小朋友,担心我想不通导致时间久了三观不正,那么作为监护人或长辈,教导责无旁贷。
而事实上我很清楚整个事情的发展,也明白是非对错,只是陷入朋友选择回避而没有正面回应矛盾的恼火情绪中。
和家人分享,是想得到对方的安慰,认可及支持。即便有一时的死脑筋,可以采用反向说服来开导,比如你不喜欢她,我们就不处了,明天就搬家。当听到这么说,任何不开心都会消散,我会平静下来好好想想怎么缓和矛盾。
是的,明白谈话的目的是什么,很重要。工作上,减少情绪干扰,就事论事是高效的;家庭生活中,家人心里舒服,少生气少发生口角,安安稳稳的更利于整体和睦的氛围。
但这也暴露了问题,这些相处方式,如果从前没学到,现在不能自己领悟,再嘴硬不能去主动说明自己的需求,关系就会变得僵硬。
不得不说,国人都有的一个毛病,高自尊好面子。会下意识自保,不敢去讲出自己的诉求,害怕说出来会被嘲笑是弱者。
我能在发现问题后,从嘴硬王者到学着一点点说出需求,也有很长的磨合时期。这其中有家人朋友的包容和以身作则,我才能渐渐敞开心扉。
我很幸运,朋友不多,遇见的都是好人。家人吵吵闹闹,也都很爱护我。
与人相处好,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,真诚耐心包容将心比心,学习沟通技巧缺一不可。我还得努力改进。
样本参考:
夸人的形容词+亲近的昵称,叙述她生气的点,询问她是否是对此感到不高兴;
和她统一战线,理解并认同她的感受,表示我们是一起的,让她不高兴的点也让我不高兴,不管她怎么做,我都会和她一起;
给她点时间自己处理,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来找我,我们一起想想办法。
仔细想想,对待父母也是这样,我的家庭合睦才是重要的,他们口中发生矛盾的同事、朋友,做的是对是错,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,去掰扯这些不如讲些贴心话,哄哄自己的家人啊。
当然,如果非得去判个对错,从哲学伦理的角度去看,一切都是对的,一切又都是错的,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是非观,能断一时清的只有法律。所以,知道对话的目的,抛开其他奔着这点贯彻就行,既要又要只会自己拧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