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在学习之如何创建个人网站》的b站专栏写了一点,发现之前活动买的轻量服务器和现在的不一样,得回去让我宝买下看看后台界面,有五天无理由退款服务,腾讯云还是OK的。

由于在建站上不算是纯新手,不能完整操作整个流程,会有盲点,写完后续看看是否有必要用宝的新号录屏操作。

阿里云转腾讯云几个月了,网站运行OK,没接到推销电话,我是满意的。

写专栏,得尽量避免使用“可以怎样、推荐怎样”的字眼,多从我的视角去讲操作经过。然后过程越简单越好,如果观者在参考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,我找到答案了,把这个问答附在结尾。

对新手来说,初始村遇到很多陌生词汇是很头疼的事,清晰明了给出主线是关键。我需要避免思维扩散,多余啰嗦。

逛谷歌街景时想,有相关学识背景的人做街景自媒体就很赞,逛到一个地方,讲讲这里的历史、地理特点、生物分布、电影取景等等之类,有能力的再去实地拍摄记录,观看者可以更有趣的感受到这个世界。


关于每月三组学习计划的记录,安排如下,后续根据实践反馈再做修改:
个站(星海行录),记录每日的所思所行所感,不仅是学习进度,还有我的碎碎念。
b站(星海行录),记录有可读性可参考性的学习笔记,专栏是文字版过程,视频是演示操作,看进度更新。
知乎(星海行录),以讲故事的形式(瞎说八道的风格,最近发现这个平台推崇的风气就有点这个风格,尤其那些短篇小说,谁看谁怄气,充了会员后看了更生气😠),讲讲我的学习过程,给b站的内容引流,一个月左右更一次。
短视频,记录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,发抖音和qq,更新随缘。等后面哪个月学剪辑的时候,可以考虑整新号做街景,那些房屋街道那些马路牙子那些树杈子,好看是真的好看啊。

今日感想总结:无论对内对外,多积极的语言暗示,少自我批判型的言语逻辑(自黑不算)。对个人来说,我现阶段就是这么个状态,有好有坏,平和的接受,就事论事去慢慢改变。对外多多表达我的感受,我的诉求,我希望达成什么共识。


下午打包箱子,压死了一只大拇指节那么大的深棕色蟑螂🪳,当时拿纸巾捏住尸体冲厕所了,现在阴影仍在。🌚无法形容的感受,大概有可怕、可怜、可恶,真造孽啊。

更无法想象,这么大的蟑螂已经繁衍了多少子孙,该箱子之前一直放我工位下面做挡板,挨着垃圾桶,想来是我养肥了它。😐也许下班后无人时,它也曾领着一家老小,去我桌上水杯里喝过水。

以后,水杯上班得洗,下班不剩,早点拌面盒丢楼道垃圾桶,零食少吃。😒希望它的孩子们明白,冤冤相报没有了的道理。

事不过三。目前的真实状态是,我没办法同时分心做好很多事,能力和认知局限。

喜欢的、擅长的、赚钱的,现阶段更需要找到擅长的,然后针对性的提升训练。

很喜欢奇思妙想、特立独行的手作物品,但并没有很好的开发过我的想象力,如果要自己去创造,脑袋里是一片空白。所以创意型的工作,只能设想以后,目前没有把握。

那么踏踏实实摆正好一个小学鸡的心态,观察学习前辈们的经验,进入实践总结循环。

已有的技能虽然都是一瓢水的状态,但总归是可行方向。

整理下,喜欢网上搜索找东西,对新东西保持好奇,可以快速打破陌生感,会一点p图,会一点建模,会改一点网页样式,会一点手作。总结来说,能够根据已有的或搜索到的教程进行按部就班的不超纲的操作,当底层逻辑逐渐摸清并积累到一定量后可以举一反三,衍生创造出更多有脑洞的组合形态。往牛逼点发展,没有职业限制,只要教程够清晰,理解到位就能很快复刻。不牛逼的状态就是,这种能力是个人有手不笨花点时间也能搞定。

那么,在变得牛逼的路上,得先明确选择哪个技能进行训练,为什么是这个技能,学习目标和时间节点,去哪里找基础学习资料,从哪个角度入手是底层逻辑。


以你喜欢的方式,记录自我追寻与成长的旅程。

想了好几十分钟,没想好选择什么技能,因为没有特别突出的选项,只是想到了上面这句很鸡汤的话(3.5修改版)。🌝

这篇的结尾是,决定组合式学习,一个月选三样技能学,每天记录学习的进展,在这个过程中,要让学习的三样技能产生联动。每个月到期需要换掉本月最喜欢的那个,可换多个并加入新的学习项目组成新的三件事,然后六个月以内不能重复组。

这是一个构想,一个月的等待,可以增加学习的热情,并沉淀下来发现学习时的盲点。三个一起学,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学习的东西,带来更多的趣味。

好吧,避免拖延,这个计划开始时间就是此刻了。

7月24日为每月节点日,对过去一个月的学习结果做个总结,并在这一天需要更换学习项目,成为新的三样技能组(六个月内组合不重复,每次至少换掉一个最喜欢的项目)。

鉴于选什么学,是个稍微想想就要发散的问题,于是先把上面提到的拉来凑个数,23年7月24日-23年8月23日学习小组:图像处理(p图),3D建模,前端开发。

首月选这三,因为还有点点熟悉,大致构思了下,可以记录一个小白菜怎么建立自己的网站,其中加入p图和建模的学习过程,做一些放在网站的个性化的小物件等等。用叙事的视角去学,比如我是一个小白菜,想要做个个人网站,需要用到哪些功能,我就去学并记录。有些是已经会的,但在这个记录学习的过程中,应该会有许多新的知识点补充进来。

教程就全网搜,没有办法辨别出一套最好的教程,只能拼拼凑凑走通当前的路。底层逻辑,我一般是想不明白的,别人的又不能无脑入,所以边走边学,边学边找吧。实践行动、总结记录,嗯,就这样。


补充下个人优点(刚想到,不记下来怕转身给忘了🌝毕竟已经很少了,能多一个是一个):爱做梦,喜欢瞎折腾,给我点点动力,轮子滚起来,就有源源不断的能量(前提,不间断观察记录,但凡躺上两三天,就会遗忘,然后撒手不管。要等哪天愧疚的不行,在不起来要发霉了,有被催到,才能动一动)。

为了治一治拖延,我把要做的事写下来,把跟进的过程也写下来,没进展的事就能一目了然。

一、要制定一个成长规划,和3.5盘下来,有以下步骤:
1.列出想尝试的活动和领域。
2.评估对个人成长、职业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影响程度,按重要性排序。
3.将目标分解成小任务,设定截止日期,并使用提醒工具。
4.设定奖励和惩罚机制,激励按时完成任务。
5.学会说不,拒绝非优先事项。
6.先尝试事情,通过实际体验评估意义和价值,定期回顾和调整计划。
7.定期总结学习成果,分享实践记录,寻找伙伴或导师共同学习和支持。

目前在找,都有哪些评估标准对我有效的,然后填这个表。

二、思考怎么安排42xingxi这个网站。
目前只有一个点,我的坐标(出生日期、出生区的坐标、钉子钉下的时间)。这定的很随意很大概,没更好的主意,就先这样。

考虑是否加上日志,记录折腾这个网站的过程,以防止我持续摸鱼和某天突然想清空数据。

考虑是否给坐标加个可跳转的页面或弹窗,可显示这个人物卡属性。省事的方法是附上几个跳转链接就行,作为展示人物的入口。

比如可以链接到我自己的博客,那么我需要修改博客的风格,少一些瞎说八道,多一些简洁的实践记录。

三、博客风格要怎么改。
我想整的像游戏人物的风格,首页展示个人属性,体能相关(综合耐力/忍耐力/力量速度/协调平衡等)、适应能力相关(高海拔、高温、寒冷、长时间水下适应能力等)、还有感知与注意力、观察力、判断力等非生存型的能力值。

然后根据自己重视的能力,进行训练实践,不断刷新数据,就跟练级一样,有明确的提升发展目标。

记录这个实验过程,总结在修改方案,继续实践、记录,直到结束。

但是,我又纠结,这个属性是否展示在42xingxi这个网站上更优,毕竟螺丝钉扎在那里,也得起些积极作用。然后博客更侧重于记录数据,或者加上记录心得。没有博客也可以是其他地方,word+Excel+文件夹也很不错,想办法让记录保存长久些,想分享时可以分享。

四、还是42xingxi这个网站怎么安排
后续网站螺丝钉(给自己一个坐标,去记录成长,完善完整独立的人格)多了,就需要一些工具卡,螺丝钉是人物角色卡,其他非人的组织团伙,我认为都是成长辅助工具,鉴于老听卡牌幻想类小说,工具卡这个设定个人很喜欢。

这个工具卡,可以是一些成长规划的经验分享的地方,提升各方面数据。也有创意的成果分享,生存经验分享等。

我个人不是很认同用教的方式去传承,虽然那很好,但思维的局限也会被传给学习者。我喜欢用记录的形式,只是记录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路上,所遇到的那些沟沟坎坎,还是自己的心得。学习者需要去找、去遇见、去分辨哪段路和自己要去的方向顺路,这个过程很有趣,并不是在浪费时间。世界那么多色彩斑斓的人生,不同阶段都能遇到点亮自己的明灯,我想那靠他人推荐不实在,主动寻找和机缘巧合才妙。

好的,要去填规划评估表了,看看要几天,能把这个整明白。🌝我为我的拖延而感到难过,如果写下来了,还是没进展,那我就一直写。。


我找到了以下这些词:个人成长、职业发展、兴趣爱好、时间投入、资金投入、已有技能、已有资源、天赋擅长、持续性和长期效益、灵活性和可拓展性、风险指数、回报率、目标和价值观契合度、市场需求度、反馈和满足感、社会影响与责任。我不确定该怎么选择他们作为成长规划的评估标准,先列出想做的事。

今天先写出部分,后面边想边修改。
截屏2023-07-21 17.30.34.png

想把昵称改为行录,意为行动记录。星海这个名字有些飘,浪漫但不够脚踏实地。

之前还想过叫少言,意为少说话多思考,也挺好的,就是这个名字潜意识会让我感到自己犯错了,有种消极的心理暗示。

行录就很好,时刻提醒我多多行动,记录下这个过程,他们都是有意义的。

好吧,其实名字不该背这些锅,他们都挺好的,尤其星海这个名字,代表着永远都不放下做梦的少年的活力,不管现状如何,总是能燃起希望。

那么就叫“星海行录”好了,既是星海也是行录,也是星海的修行录。

嗯,这个注意很赞!

某乎上这篇网址推荐,上面有好多有趣的网站,国内外都有。尤为喜欢其中的谷歌随机街景日本海边的火车站

这些网站的维护者是可敬可爱的,他们记录着感兴趣的事物,给访问者传递了平和与美好。


逛谷歌随机街景,有点理解“国外干净”是什么了。
01
02
03
04
05
06
07
我想,是地广人稀、空气好、天气好、房屋街道绿植的修缮很用心。

更少的人为操作,更多的保留自然的美,感受到的是精神明朗。其次是把人类的活动轨迹,恰到好处的融入本有的景致中,需要用心设计并克制操作边界。最后,如果是着急且过度的建设,感受到的更多是虚浮与焦躁。

所以,这是人多必然会有的烦恼吗?人多这个词下意识会反应不好管,但用管这个词,就感觉得坏。

人大多很喜欢追究为什么,如果答案是管束者要求这么做,这并不合理。

我想,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世界,得先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,然后像珍爱自己一样珍爱这个世界,这样会好些。


随机的街景,各有特色,或许是天气好的缘故,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觉得很好看。

如果是有钱有闲的人生,随机定格下一个街景,打印出照片,飞过去实地看看,看看屏幕那边的世界,听听那里的声音,摸摸那里的小花小草小动物,拍一些照片,贴在书页里,写下遇见的故事,用定格的那张做封面,一页一本书一个小世界。真浪漫,忽然觉得这很像灵魂每次进入新的载体,去到一个陌生的新世界,历经一生的缩小版。


还得是谷歌地图官网的街景,速度要快些,覆盖率很赞。单从花花草草,房屋道路来看,有种这里和那里没有太大的不同,都是地球一家亲的感觉,哈哈。可惜因为开车记录,没有更多的天气看。如果真有“上帝之眼”,可以看到每一处的岁月变化,只静静看着,也很有趣吧。这么看来,人才是“工具”,地球是主,人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打造这个世界。
截屏2023-07-25 15.31.56.png

更多地,只简单展示真实观测与实践数据的记录,对后来者来说,可能比深奥的结论更有学习与传承的价值。不仅仅是对技术的研究,还有对生命的感悟。

又想,古代传说的神明,通过凡人的祭祀拥有一些神奇的能量,使用能力再反哺人类。这很像是能量的转化与循环,来自意识上的、精神上的能量。

所以,比起物质上的救赎,一个意识共同体,是否更能给迷途的人指引方向。

我们所感知和经历的世界,包括我们的信念、价值观、文化、科学理论等,都是由人类的思想和观念构建和影响的。

那么这个共同体,并不需要现实的投影,她是虚幻的,当人们拥有强烈的相同的念头,这个精神能力会聚合在一起,其作用不是为了影响客观的物理世界,而是牵动那些绝望的精神世界,开出一朵朵发光的小花。

如果有完美的存储器就好了,活着不用去想为什么而活着,仅是实践与记录这一生,存储到坚固的可永久保存的容器里,那么文明的发展将一直延续。

一个睡不着的午休,突然来的念头,纯瞎想,但记录下。


又将度过无事可做的下午,模模糊糊想做什么,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的感觉,长久的困扰啊。比起计划,我更适用瞎出主意,他人理顺后给出清晰的指令,然后我去行动。

简单捋一捋吧,现有的42xingxi域名可以拿来做网站,首先需要为这个虚幻的世界编写一个充满希望的背景故事,然后输入喜欢的数字,作为人物在这个世界的坐标,生成坐标的同时就生成了专属的主角卡(角色卡),按人物需求展示该人物的属性信息。主角卡自带主角空间,存放主角的数字财产,主要还能记录人物对人生各种尝试实践的数据记录,像写日记一样的,偏流水账式的记录,更少的主观评价,更多的客观观测。源于我希望这个世界的主旨是为了独立的个人,给他们一个灵魂安放的地方,所以坐标只能是属于真实的个人。而其他那些实践共同体可以以工具卡的形式打开,每张卡片都可以是有空间限制的小世界。不管工具卡多么强大持久,他们始终服务于这个世界的每个独立的个体,工具不该影响世界的运行,对这个世界来说,最重要的永远是每个坐标所代表的个体,他们对自己一生的成长感悟与记录是宝贵的财产。


来活儿了,胡思乱想暂告一段落。

很多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圈,经过漫长的岁月,用另一种形式再次展现,只是故事不同,理念不同,轨迹便千差万别。

我要编织一个世界,一个没有被任何已存在的理念束缚的世界,一个空的世界。

然后找一串喜欢的数字,像钉子一样,扎在那里,那便是我在这个世界的坐标,是我安放余生的地方。

接着边找寻方法边训练这个初生的“我”,从最基础的客观常识开始,重新认识这个世界。

观测、实践、记录...平静的循环着,用最简短、准确的文字描述这些过程。

不在迷茫找寻生的意义,只是书写余下的这辈子,我的所见所闻所感,所有的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