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读到这篇文章,很有感触,原文有些长,我摘录了一些句子在下面:
一个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?
自我,人唯一且核心的能力。
只有“自我”能真正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自我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是自我意识、自我观念、自我管理。
自我意识,就是你意识到自己是谁,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要做什么事,要怎么活着,过一个怎么样的人生。并且时刻保持清醒。
自我观念,就是独立于世俗,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看法。
自我管理,就是对自我的管控能力。 这三个合起来,就是完整的"自我"。
你要凑齐这三项能力,必定需要一系列的前置能力。形成自我意识,需要有思辨的习惯,有一个哲学的大脑,能想清楚人生的意义,对自己和人生都有深刻的洞察。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该做什么样的事,然后自己去做了,行为和认知达到一致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第一,就是自我认知。必须要对人生的意义,自我的意义思考得很透彻。
第二,就是自我认同。必须要是一个自信和坚定的人,并且不为外界所动。
第三,就是自我管控,必须要管控自己的小欲望,注意力、精力、情绪、想法等等。最终管控自己的行为。
如果缺失自我意识,或者自我意识不够强,就会导致活得很迷糊。迷糊,就是不够清醒。每天的生活,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在干什么,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,被环境同化,被外力和惯性推着走。
你需要培养一种观测意识的意识。就是时不时关注一下自己脑海里的想法。这种观测意识,就像一个养树人,时不时看有没有长虫子或者长杂草。对你的认知土壤进行耕犁或翻新,这种行为,就叫做“认知革命"。你需要重新认知这个世界,推翻你以前一切从外界获得的认知,进行一场彻底的认知革命。
为什么要进行认知革命?
因为这个世界上,其实有很多观念,都是社会的,而不是个人的,这些观念的出发点,是为了整个社会,而不是为了你,为了个人。这种观念,让个人牺牲了自我价值和表达,压制了自我的成长。有一些观念,甚至不是为了社会而是单纯利好得利者的。这些得利者,同时也是观念塑造者与传播者。你活在别人为你缔造的话语体系里,那就完全没有自我可言了。社会的觉醒,人类的觉醒,不能依靠自上而下的传播,而是要来自于底层的觉醒。而对于你个人来说,这种认知的觉醒,就像是生存的土壤一样。
如何进行认知革命?
就是重新认知这个世界,不要轻信和盲从,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件事情。把自己从立场中抽离出来。不要迷信权威和他人。从最底层开始,构建自己认知的框架。并且对世界怀着好奇心。每天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。多问自己一些问题。多去思考和质疑,那些从前你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和做法。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和艰苦。而且有很多人难以进行下去,但是它让你发现一个更真实和有趣的世界。
当你进行了认知革命之后,你会发现,这个世界大多数事物,都是大同小异的。而人要做的,其实就是求同存异。你觉得你和美国人直接有区别吗?你和台湾人、越南人韩国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吗?这些东西,只能自己去思考和体会,别人是教不了你的。而这,就是认识革命。推翻以前别人给你灌输的世界观,建立独特而自我的世界观,一切以自我出发,不依附于任何存在。
以上仅摘录我的喜欢之处,观者可以去通读一遍原文,会有不同的感想。
我现在就像是刚刚发芽的状态,学着去思考了,有一些自我认知,但不够,自我认同欠缺,还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,自我管控能力也不强,😭还在初始村混。
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那种专注的知行合一的状态,我的理解是这样的。
当你观察的眼睛不在总是对着外面,不在那么受力,开始更多的观想自己的言行、自己的内心。会有一段时间的煎熬痛苦,不断问自己:我是谁?我在哪?我在做什么?我将要做什么?等等。而答案往往是没有答案,想到后来更多是释怀。有那么一刻会明白,这个答案很长,不是一瞬间的结果,而是一段段经过,解字写在了结尾处的(也或许到时发现,那处居然写着“无解”二字,也是无可奈何,哈哈)。
自我认知、自我认同、自我管理,我认为这三点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事,“对人生的意义,自我的意义思考得很透彻”,这对大部分人来说,非常的困难,阻碍很多。但需要有这个思考的过程,多问问路才有机会清晰。
关于自我认同,我想到一件事。之前打顺风车回家,司机是很能聊的人,我坐前排也话多了些,在讲到一些社会现象时,我讲了在知乎看到的,有些男同会使用酒店的喷头做灌洗,导致后来的房客使用时发现不卫生的状况,发到网上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并抵制酒店使用可拆卸的淋浴头。当时我的这个说法被司机驳斥了,他认为这些事有更多的杜撰和博人眼球的虚假事实在里面,并且教育我,在看网上的东西时,要有辨别能力,不能人云亦云的全盘接受。当时我没说话,一方面觉得委屈,我只是讲看到的,也没有提任何观点,但也认可对方说的有理。后来,在最后送我的时候,他说,当自己的观点被人否定时,不要闷声不坑,你也要说说你的思考。
司机点到为止,并没有讲的很细,我那时对这件事颇有印象,但并不能完全理解。以后的这段时间,时常观察自己的言行心理状态,发现我的自我认同度不高,表现出来就是恐惧未知的冲突而常妥协,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被诟病,立场不坚定,老是变来变去。
其实这种妥协,有很大的问题出在自我意识薄弱上,正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自己的边界在哪里,于是,出分歧时,心里没有一杆评判的秤,对方开心就行往哪边倒都无所谓了。
呐,想改变状况,就得尝试自我管理啦。我现在很确定的是,人的一生短暂,完善自我、成长自我才是主线任务。在这条路上,会做对事也会做错事,有人会说我好也有人会说我坏,他们说的或许正确或许误差,我都需要平和的去听到。并且心理明白一件事,无论谁走这条路,都无法做到拥有世俗赞扬的一切美德。
自己有一些地方不被大众欢迎,得接受这点,因为这很正常,无论那是客观事实还是含有他人主观情感,我们需要接受这些不同声音的存在,就像接受一片欢呼中自己反对的声音一样。同时更需要大方的坚持自己,不轻易接受因为当前的现象被贴上你今后怎样、不适合怎样之类的标签。敢于为自己发声呀。
还有一点困难是,正因为知道事物常有多面,没有非争辩出正反方的必要,而很快的接受别人给出的方案。好听的说是懒得计较许多,不好听来说就是没有个性。哈哈,其实这里就有贴标签的意味,以往我会在潜意识里也认可,我就是这样没个性的人啊。
在谈论事情时,我们需要通过一些交流,简单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性格,来确定是否要据理力争,尽情抒发自己就事的态度与观点。一方面是结交朋友需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与边界,另一方面也是给对方了解自己的机会。这种是在双方的自我发展良好的情况进行的。另一种,对方只是在排解情绪,不关注事情本身的道理,那么争辩会被认为是言语攻击,持续将感到很乏力,不如默默倾听,说些宽慰的话,递上一杯温茶。
在写下上面这段话时,我发现自己从前都没想过这些,听到不同声音下意识就要炸毛,对方反抗只要说的有理,立马就认怂赞同。妖兽,原来我心瞎久矣。
总结加后续改进,持续记录学习进度(完成主线任务),就事论事勇敢去表达,及时发觉并停止无效争辩。
过去我觉得,与人相处,应该遵循本能的反应,展现更多的真诚,而分析人物性格后说话做事因人而异,显得有些刻意和伪善。
如今看来,即便岁月变迁物是人非,也能保存稚童般的纯粹,这很美好,但只适合对情绪感知十分钝的人。高敏感的人,会不自觉的接受外界的力,没有技巧的用本能行事,会遇到许多反对的声音,这些能量排解不出不断累积,终将困人自扰。
学习从言语交流、过往事迹等分析人物性格,有方法的与人相处,这很有必要的。不过,防止过度观察,只适用于不熟悉的陌生的人,对待家人好友,应遵守底线,在不损伤对方利益的情况下,随心而处。